所属栏目:郸城县
发布时间:2025-03-13 19:11
作者: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松 通讯员 李涛
“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没有农高区和张博士团队微生物菌肥的‘及时雨’,就没有我瓜田的丰收!”3月13日,郸城县众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吴得友,将一面绣着“博士服务团献科技 微生物菌肥助丰收”的锦旗,送到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和河南省作物高效生产与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手中,谈及2024年连遭雪冻、雨涝依然获得丰收,2025年扩大规模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吴得友早年在上海学到种西瓜和甜瓜的技术,回到老家郸城成立了众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早期采取“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得到了当地政府在土地流转、技术指导、肥料供应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自己的110亩瓜年年获得丰收,还带动了周边100多户群众种植1000多亩,吴得友全部协助销售。
2023年10月,借助农高区的平台优势,吴得友来到了汲冢镇流转600亩土地种植美都麒麟西瓜和玉菇甜瓜。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让河南省作物高效生产与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特别是张福丽博士带领张慧芳等博士团队为其送去了微生物菌肥,使吴得友如虎添翼。
孰料,2024年初春,一场罕见的“倒春寒”席卷豫东平原,吴得友的西瓜苗刚定植便遭遇雪冻;夏秋之交,连续强降雨又导致农田内涝。双重打击下,吴得友的600亩瓜田面临绝收危机。
“多亏了农高区和实验室的‘神肥’,瓜秧后期返青,瓜的品质基本没受影响。不仅抗住了天灾,还保住了成本,总收入突破500万元,实现了轻微赢利!”吴得友谈及微生物菌肥技术破解了极端天气与重茬种植的“生死劫”,激动不已。2024年秋季,吴得友的瓜田亩均收入突破1.8万元,而且带动周边350名群众参与育苗、定植、收获作业,人均增收2500元。
“土壤微生物群落失衡是重茬病害的根源,菌肥像‘土壤医生’,板结的土块变得松软透气,该菌肥富含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有益微生物,可有效抑制土传病原菌,分解土壤残留毒素,同时促进瓜苗根系发育,使瓜苗根系更加强壮。”张福丽说,农高区和实验室为其免费提供了菌肥,并全程指导施用。在西瓜上糖关键期,博士团队再度上门,通过叶面补施微生物代谢产物,显著提升果实糖度和口感。
科技赋能下,众乐农业的瓜田不仅“起死回生”,更成为致富“金钥匙”。2024年底,吴得友乘势而上,在农高区支持下新增流转土地300亩,总面积突破1000亩,建成标准化大棚120座。
2025年,众乐农业与浙江、上海等瓜果公司签订战略协议,订单从周边商超延伸到上海、浙江的高端市场。借助农高区物联网监测、水肥一体化等智慧农业技术,将打造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从濒临绝收到逆势翻盘,从600亩到千亩产业园,吴得友的“瓜田传奇”是农高区和郸城县科技兴农的缩影。在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的平台上,实验室的“科技种子”与企业家的“实干土壤”深度融合,结出乡村振兴的“金色果实”。如今,“农高区+企业+农户”的模式将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书写“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崭新篇章。